作者:黄悦澜 杨华丽 编辑:罗嘉玲 梁君耀 翟进宇 来源: 日期:2025-11-10 16:46 点击:
本站讯 11月6日上午,我校天门关文学馆开馆、林白朱山坡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在东校区图书馆二楼举行。我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一周,广西作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广西文学》副主编、广西文学院副院长刘春,《南方文坛》副主编曾攀,贵港市作家协会原主席潘大林,玉林市文联副主席江舟,广西作家协会副主席我本纯洁出席本次活动,另有对文学馆建设鼎力相助的优秀作家如朱山坡、梁晓阳等人共同参与,仪式由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肖国栋主持。

肖国栋首先宣读了关于建立天门关文学馆和林白朱山坡研究中心的决定。决定强调,文学馆与研究中心的成立,不仅能为研究本土文学提供坚实的实物基础,也为玉林文学发展筑牢学术支撑,更能搭建起作家、学者与师生之间的沟通桥梁,有效促进文学创作、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的深度互动,进而激励年轻写作者与在校学生主动关注时代、扎根生活。随后,肖国栋介绍了天门关文学馆和林白朱山坡研究中心的组织机构人选安排。


徐一周为天门关文学馆开馆、林白朱山坡研究中心成立仪式致词。他表示,玉林市正深入实施“文化塑城”战略,林白与朱山坡的文学作品成功将玉林的地域风情与人文精神推向全国乃至世界舞台。天门关文学馆的建成,将进一步与玉林本土文化深度融合,助力形成文化发展新格局。徐一周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个维度,详细阐释了文学馆建成的重要意义:既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直观感受文学魅力、增强文化自信,也将鼓励文学家积极书写地方文化、展现地方风貌,是校地合作的坚实桥梁纽带。对于研究中心的未来规划,他明确将重点推进深化学术研究、推动教学融合、加强文化传播三方面工作。

刘春、朱山坡分别在天门关文学馆开馆、林白朱山坡研究中心成立仪式上发表讲话。刘春表示,文学馆的建成推进本土文学进入了系统化、学术化的新阶段,它将成为连接历史与未来、作家与读者、创作与研究的桥梁。朱山坡对学校建立研究中心表达了诚挚感谢,赞扬我校长期以来对本土文学创作的鼓励与支持,他表示,研究中心的成立将吸引更多作家与读者关注本土文学创作,也将为学生的创作实践提供创新指引、开拓发展新方向。


致辞环节结束后,揭牌仪式正式举行:徐一周、刘春、江舟、潘大林、曾攀、朱山坡、我本纯洁、梁晓阳共同为天门关文学馆揭牌;徐一周、刘春、江舟、肖国栋、朱山坡、曾攀携手为林白朱山坡研究中心揭牌;徐一周、冯健秋、梁晓阳、林超然则为文学创作基地揭牌。揭牌仪式后,全体与会人员前往图书馆门前合影留念。


最后,作家、评论家移步至善楼309室举行座谈交流会。座谈会上,肖国栋首先转达了校长对此次文学馆与研究中心成立的积极肯定,天门关文学馆开馆,让创意写作人才培养有了着力点,服务地方文化发展有了新阵地。各方努力,共襄盛举!热烈祝贺!随后,肖国栋介绍了文学与传媒学院创意写作的发展历程——历经十余年深耕,不断创新突破,学生创作成果愈发扎实,发表作品也日益丰富。潘大林在座谈会上高度赞扬了此次活动的重要意义,分享了自己对广西文学发展的感想,他表示,从古至今,这里的人始终在用双手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随后,各位参会作家、评论家纷纷自由发言,分享了对此次活动的感想与未来期许,大家一致认为,文学馆与研究中心的成立,拉近了作家与学生创作群体的距离,将为广西文学创作的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座谈会尾声,玉林作协主席梁晓阳、贵港作协主席徐强,以及历史文化旅游学院院长宋永忠、画说系列丛书代表作家张中教授等人分别向文学馆和研究中心捐赠书籍。
玉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版权所有 ©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