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典耀中华,赓续文脉——玉林师范学院第十三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圆满落幕

作者:杨霆昭 刘琪 黄心怡 梁君耀    编辑:罗韦艳 陈霞 钟进清    来源:    日期:2025-04-28 21:26    点击:

本站讯 为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深化全民阅读活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推进文化自信。4月27日,我校在东校区演示厅举行第十三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本次经典诵读大赛由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教务处主办,文学与传媒学院承办。学校美育教育教学中心专职副主任周丹丹,文学与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邓荫金,副院长郑立峰出席活动,各二级学院师生代表到场观看比赛。本次经典诵读大赛分为学生个人组、学生集体组两组赛事进行。

学生个人组比赛中,智慧农业学院黎茜用轻柔婉转的声音带来节目《纸船,寄母亲》,如泣如诉间,将对母亲的眷恋化作绵长如丝的愁绪;音乐舞蹈学院陈蕾宇以醇厚声线诠释《城南旧事》,于娓娓道来中铺展胡同烟火,唤起往日岁月;文学与传媒学院罗任福生以铿锵之声诵读《我的南方和北方》,高低声调转换中勾勒地域风物画卷,倾诉对祖国山河的深情;教育科学学院陈佳通过隐忍哽咽诠释《一件未织完的毛衣》,断续颤音里浸透亲情未尽的遗憾,直抵人心。


学生集体组比赛中,国际教育学院学生团队带来作品《话说长江》,以标准发音与磅礴合诵重现江河血脉,展现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政法学院学生团队诠释《不朽》,以递进式合诵礼赞英烈风骨,彰显民族精神的不朽丰碑;文学与传媒学院学生团队演绎《我们的青春》,通过跨时空对话碰撞两代青年信念,用铿锵合诵传递历史接力的精神内核;音乐舞蹈学院学生团队展现《这一双手,那一抹绿》,借肢体语言与声线共鸣融合,道出生态守护的世代使命。

表演结束后,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教师陈露喜代表评委进行点评。他指出,经典诵读要注重作品内涵的准确把握,在理解主题思想和文化背景的基础上,通过恰当的语调、节奏和情感表达进行诠释。朗诵过程中要注意发声技巧,合理运用共鸣腔体,做到吐字清晰、音调准确。舞台表现方面,需保持肢体语言与诵读内容的协调统一,背景音乐的选用应与作品意境相契合。他强调,参赛选手应当以严谨专业的态度对待比赛,通过优化服装道具等细节营造完整的艺术效果,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次比赛,音乐舞蹈学院陈蕾宇、智慧农业学院黎茜获得学生个人组特等奖,文学与传媒学院罗任福生、教育科学学院陈佳、政法学院李鑫婕获得一等奖;文学与传媒学院学生团队、音乐舞蹈学院学生团队获得学生集体组特等奖,国际教育学院学生团队、政法学院学生团队、智慧农业学院学生团队获得集体组一等奖。

  • 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0775-2803733
  • 邮箱地址:ylsfxywcxy@ylu.edu.cn
  • 地址:广西玉林市教育东路东1303号(邮编537000)
  • 文传媒体


文传公众号

玉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版权所有 © 2021